影響菌肥效果的因素
我們這次說的主要是在菌肥使用中的一些影響因素,不包括存放、購買假肥料這些影響因素哦!
1.土壤理化性質惡化,菌在土壤中不易存活。
(1)土壤中的有機質不足
大家都知道,菌肥中的菌想要在土壤中生存的話,必須依賴于土壤中的有機質。
如果土壤中含的有機質不夠,土壤中沒有足夠的微生物來促使菌肥發酵繁衍形成有效的菌群,即使施了大量的菌肥,菌也沒有辦法長期存活,也是白搭。所以,在使用菌肥時可以和有機肥一起使用,保證土壤中有充足的有機質。但是要注意一點,千萬不要和沒腐熟的農家肥一起用,因為農家肥在土壤里繼續腐熟,產生的熱量會燒死有效菌。
(2)土壤板結,含氧量少
因為人們常年的施肥習慣(不施或少施有機肥、淺施無機肥),造成土壤板結,土壤含氧量差等問題。像需氧性很強的菌種比如(放線菌、芽孢類菌、根瘤菌等),施在板結、透氣性差的土壤里,不要說讓它繁殖發揮作用了,就連存活都很困難。
2.對菌種不了解
很多農民只知道菌肥好,有益菌能夠抑制土壤里的有害菌繁殖,預防土傳病害、還能促進作物生長,好像菌肥就是萬能肥一樣。但其實,不同的菌種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每個菌種有自己專門的作用,不了解菌種而胡亂使用,獲取更多農資網信息植保技術請搜索微農資網也是起不到相應作用的。我們一定要對菌種的作用有所了解,然后根據使用目的,合理地選擇菌肥。點擊掃盲——關于微生物菌肥,這些“秘密”你必須了解!查看不同菌種的具體作用。
3.施用的溫、濕度不適宜
很多人在使用菌肥時,并不考慮環境影響,只想著菌肥好,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只管施就行了,看別人隨水沖施,自己也大量沖水,而并不了解菌肥應該處于什么樣的環境中。
(1)溫度上
在使用菌肥時,一般要求土壤溫度控制在5~35℃的范圍內。溫度低于5℃的話,菌種不能發酵繁殖,高于35℃的話,菌種可能會被燒死,超過這兩個土壤溫度界限,菌肥的施用效果都會比較差。
(2)濕度上
土壤含水量一般在50-70%時比較適宜。像那種固氮菌類菌肥,適宜的土壤濕度應保持在60%左右,也就是見干見濕的土壤濕度最為適宜。另外,還要注意:隨水沖施時,盡量選擇可以沖施的菌肥來用,而且盡量不要讓菌長時間處于淹水狀態,以免影響菌的活性。
4.不合理的混用
現在很多人為了省事會把菌肥跟其他肥料一起混用,但是如果混用不當,就會對菌的活性造成一定影響。
如:菌肥和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等混合使用
菌肥和過酸或過堿的肥料一起使用
菌肥與高濃度的化肥混用或菌肥與化肥混用時吸潮,影響了菌的活性等。
這些不合理的混用都會影響菌的存活,從而影響使用效果。所以在混用時需要注意下邊這些禁忌:
(1)不能和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鉀、稻草灰)、過酸或過堿的肥料等混用。使用不當,這些藥、肥很容易殺死生物菌。
(2)菌肥與化肥混用時,時間上最好前后分開使用或者是使用時要撒施均勻,若穴施的話,要分隔開,避免長時間緊密接觸。
另外,想要菌肥很好的發揮效果,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使用時,把握早、近的原則。
(1)施入時間要早,一般做基肥會比較好。苗期施用可以發揮促生長的作用,促進扎根,發芽等。
(2)距離根系要近,在根系周圍容易發揮作用。深度要合適,要和根系的深度接近,但不要太深容易沒氧。
2.多種生物菌肥不宜同時使用。
在用生物菌肥時,最好只使用一種,不要同時使用含有不同有益菌的多種生物菌肥,也不要經常更換使用不同種類的生物菌。
因為生物菌肥要發揮作用,需要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才能發揮作用獲取更多農資網信息植保技術請搜索微農資網。而且微生物與微生物之間還存在著互生、共生和對抗的關系,所以,最好不要同時使用多種有益菌肥。
另外,要注意需要不斷補充新的菌肥,比如基肥用過后,可多次追同一種生物菌肥,以壯大菌群,增強它的作用。
3.選擇微生物菌肥一定要根據作物來選擇。
如:(1)對于大田作物,像水稻、王米、小麥等,建議選擇復合微生物肥。
因為復合微生物肥料中既包含了菌、又包含氮、磷、鉀養分以及有機質,使用起來更方便。
在單獨使用氮肥、磷肥或鉀肥的地塊,可以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劑,起到促生長、抗病抗蟲等作用。
(2)對于瓜果蔬菜等經濟作物,建議使用生物有機肥或微生物菌劑。
既可以改良土壤,減輕作物病害,增強作物抗性,還能改善瓜果蔬菜的口感和品質。
好了,關于影響菌肥的使用效果的原因,以及該怎樣正確使用菌肥,我們就介紹到這里了。
轉載請注明:微農資網 » 菌肥的作用與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