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瘡痂病屬于真菌型病害,主要為害易感病品種的幼嫩組織,如新梢(初抽出來的新梢幼葉尚未展開前)和幼果(剛落花后的幼果),也可為害花萼和花瓣,嚴重時會導致果實畸形。
柑橘瘡痂病病原菌:柑橘痂圓孢菌,屬于半知菌亞門痂囊菌屬。
柑橘瘡痂病發病癥狀:
A、葉片:初期產生黃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變為蠟黃色,后病斑木質化而凸起,多向葉背面突出,葉正面凹陷,葉背面部位突起呈圓錐形的瘡痂,表面粗糙。微農資網,關注農資那些事兒。新梢葉片受害嚴重的早期脫落。天氣潮濕時病斑頂部有一層灰色霉狀物。有時使葉片畸形扭曲。
B、新梢:受害癥狀與葉片基本相同,但突出部位不如葉片明顯,枝梢變短而小、扭曲。
C、花瓣:受害花瓣很快脫落。
D、幼果:幼果染病初期生褐色小斑,后擴大在果皮上形成黃褐色圓錐形,木質化的瘤狀突起。受害嚴重的引起早期落果。受害較輕的多數發育不良,表面粗糙,果小、味酸、皮厚,或成為畸形果??諝鉂穸却髸r,病斑表面能長出粉紅色的分生孢子盤。
柑橘瘡痂病發病條件:
發病的溫度范圍為15~30℃,最適為20~28℃。病原菌分生孢子借助水滴和風力傳播到柑橘幼嫩組織上,易感病品種有寬皮柑橘(如溫州蜜柑)和檸檬類,微農資網,關注農資那些事兒。比較抗病的有柚類、梗橘和大多數雜柑類品種,高抗病品種有甜橙類。
柑橘瘡痂病的防治方法:
1、田間管理:
A、冬季修剪時剪去病梢和病葉,并清除園內落葉,一并燒掉。保持樹冠通風透光。
B、加強肥水管理,統一放出整齊新梢。
2、化學防治:
可選用農藥制劑有:吡唑嘧菌酯、苯醚甲環唑、咪鮮胺、代森錳鋅、丙森鋅、吡唑醚菌酯代森聯、嘧菌酯、戊唑醇、丙環唑、氟硅唑等等,也可添加一些保護性制劑如多菌靈,注意交替用藥。微農資網,關注農資那些事兒。因柑橘瘡痂病主要危害幼嫩組織,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施藥時期:春季萌芽抽梢新芽長1~2毫米時第一次用藥;第二次是柑橘落花末期,開始生長幼果時;第三次溫度高雨水多濕度較大,也就是5月至6月時,如果果實出現病狀,需再次用藥。
轉載請注明:微農資網 » 柑橘瘡痂病發病規律,對果實的影響,用什么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