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蚜蟲俗稱膩蟲,是我國小麥上的一類重要害蟲,主要種類包括麥長管蚜、禾谷鎰管蚜、麥二又蚜和麥無網長管蚜。麥長管蚓在全國麥區均有發生是大多數麥區的主要蚜蟲,麥二又蚜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冬麥區特別是華北、西北等地發生嚴重禾谷縊管蚜分布于華北、東北、華南、華東、西南各麥區在多雨潮濕麥區常為優勢種麥無網長管蚜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河南、寧夏、云南和西藏等地。麥蚜既能直接刺吸小麥汁液也能傳播病毒病常年造成小麥減產10%以上大發生年份減產超過30%。
小麥蚜蟲為害癥狀:
在小麥苗期,麥蚜多集中在麥葉背面、葉鞘及心葉處;小麥拔節、抽穗后,多集中在莖,葉和穗部為害,并排泄蜜露,影響植株的呼吸和光合作用。被害處呈淺黃色斑點,嚴重時葉片發黃,甚至整株枯死。穗期為害,造成小麥灌漿不足,籽粒干癟,千粒重下降,引起小麥減產。
小麥蚜蟲發生條件:
麥蚜發生與消長受溫度、濕度、風、南等氣象因素的影響,同時還與寄主植物、栽培管理措施以及天敵等因素密切相關。
1、氣象因素麥二又蚜最耐低溫、喜干。麥二叉斯在5℃左右時開始活動,繁殖適溫為8.2-20℃,最適溫度是13-18℃。適宜的相對濕度是35%-67%,大多發生在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下的地區。麥長管斯在8℃以下活動甚少,適宜溫度為16-25℃,最適溫度是16.5-20℃,28℃以上時生育停滯。適宜的相對濕度范圍是40%-80%,最適為61%-72%,大多在雨量充足的地方和水澆地發生。禾谷縊管蚜最耐高溫、高濕,一般在日均溫8℃時開始活動,18-24℃最為有利,30℃時還能很快繁殖為害。最適宜相對濕度范固是68%-80%。
2、寄主植物麥類作物是麥蚜的主要寄主植物但蚜蟲對不同寄主的喜好程度存在差異依次為小麥、大麥、燕麥和黑麥。小麥品種不同麥斯發生程度也不相同。小麥長勢不同的麥田麥蚜發生程度有很大差異。長勢好的一類麥田麥蚜密度最大長勢一般的二類麥田其蚜量是類麥田的50%:長勢差的三類麥田其蚜量僅是一類麥田的15%左右。
3、栽培條件麥蚜種群數量變動與小麥播期、耕作方式、肥水等條件有密切關系。秋季早播麥田蚜量多于晚播麥田,春季則晚播麥田蚜量多于早播麥田:與蔬菜、棉花、林木、其他開花植物間作的麥田,麥斯發生輕。春季肥水充足麥田蚜蟲量多。
4、天敵麥蚜的天敵種類豐富,常見的有50余種,分為捕食性天敵和寄生性天敵兩大類。對麥蚜控制作用較強的捕食性天敵為飄蟲科的七星瓢蟲、異色瓶蟲、龜紋瓢蟲:食斯蠅科的大灰食蚜蠅、斜斑鼓額食蚜蠅和黑帶食蚜蠅草蛉科的中華草蛉、大草蛉和麗草蛉;草間小黑蛛與三突花蛛;另外還有寄生性的蚜繭蜂科的煙蚜繭蜂和燕麥蚜繭蜂等。
小麥蚜蟲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加強栽培管理是控制麥蚜發生為害的重要途徑。清除田間雜草與自生麥苗可減少麥蚜的適生地和越夏寄主。推行冬麥與大蒜、豆科作物間作對保護利用麥蚜天敵資源控制蚜害有較好效果。冬麥適當晚播春麥適時早播有利減輕蚜害
2、抗蟲品種利用抗蟲品種控制麥發生為害是一種安全、經濟、有效的措施。目前已篩選出一些具有中等或較強抗性的品種材料。
3、生物防治充分保護利用天敵昆蟲,如瓢蟲、食蚜蠅、草鯰、蚜繭蜂等,必要時可人工繁殖釋放或助遷天敵,使其有效地控制蚜蟲。當天敵與麥斯比大于1:120時,天敵控制麥蚜效果較好,不必進行化學防治;當益害蟲比在1:150以上時,若天敵呈明顯上升趨勢,也可不用藥防治。當防治適期遇風雨天氣時,可推遲或不進行化學防治。
4、物理防治在麥蚜發生初期每畝均勻插掛15-30塊黃板高度高出小麥20-30厘米,當黃板上粘蟲面積達到板表面積的60%以上時更換懸掛方向以板面向東西方向為宜。
5、生態調控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界中維持生態平衡、抑制植物蟲害暴發成災的基礎。多系品種和品種混合增加麥田生物多樣性天敵種類和數量增加此外品種混種使小麥品種間氣味互相掩蓋蚜蟲不容易尋找最喜歡的寄主植物可抑制其數量的增長。例如小麥與油菜、大蒜豆、綠豆間作或者鄰作均具有好的控蚜效果。麥為害誘導小麥釋放的揮發物一蚜蟲報警激素和植物激素如苯莉酸甲酯和水楊酸甲等對麥斯具有驅避作用但對麥蚜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有較強的吸引作用可以通過人工合成制成緩釋器在小麥田間釋放干擾麥的寄主定位、抑制其取食增強對天敵的吸引作用可有效降低斯蟲的為害而且不會帶來傳統化學農藥的副作用
6、化學防治當麥蚜發生數量大,以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不能控制其為害時,化學防治是控制蚜害的有效措施。在小麥揚花灌漿期,以麥長管斯為主的百株蚜量達到500頭以上,以禾谷管蚜為主的百株蚜量4000頭以上為化學防治指標。當百株蚜量達到防治指標,益害比小于1:120,近日又無大風雨時,應及時進行藥劑防治。
常用藥劑有:3%啶蟲脒乳油毎畝20–30毫升,在小麥穗期蚜蟲初發生期對水噴,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每畝10–15克,可防治小麥苗期蚜蟲或在穗明蚜蟲始盛期對水噴霧。也可選用植物源殺蟲劑,如0.2%苦參堿水劑每畝150克、30%增效煙堿乳油每畝20克和10%皂素煙堿1000倍液以及抗生素類的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等噴霧防治麥蜥,防效均在90%以上。
要注意改進施藥技術,選用對天敵安全的選擇性藥劑,減少用藥次數和數量,保護天敵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