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如何做到合理密植?
夏玉米種肥異位同播怎樣避免出現肥料“燒苗”問題?
玉米為單稈獨穗、單株產量高,通過增加株(穗)數達到高產要比其他作物重要得多,特別是隨著緊湊型品種應用和水肥條件的提高,增加種植密度對提高產量起著關鍵作用。國內外經驗也證明了增加種植株數的重要性,近80年來世界玉米種植密度平均每年每畝增加28株,美國玉米種植密度由20世紀30年代每畝2000株增加到90年代的6000多株,平均每年每畝增加43.5株,我國和河南省60多年來平均每年每畝增加33.3株。、玉米生產實踐經驗證明,一般大田低產變中產、中產變高產,增加單位面積株穗()數是挖掘增產潛力的關鍵因素,比較容易提高產量。畝產700千克以上的高產再高產,主要在穩定穗數的基礎上,關鍵是増加穗粒數和粒重。密植必須因品種、地力和產量水平,
做到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應掌握以下幾點。合理密植原則:各地應根據品種特性、地力肥瘦、氣候條件、水肥條件、產量水平等綜合考慮,因地制宜,靈活運用。一般來說,緊湊型品種宜密,平展葉型品種宜稀:;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施肥多的宜密,施肥少的宜稀。
免耕直播玉米合理密植技術措施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提高播種質量。選用帶有麥秸粉碎和拋撒裝置的小麥收割機,粉碎麥秸長度小于10厘米,留茬高度小于20厘米。要盡可能早播,要求6月10日前播種結束,每畝播量25-3千克,足墑下種,一播全苗,士壤墑情不足時,播后澆蒙頭水。
二是種植行距科學。一般畝產600千克以下的地塊以等行60厘米為宜,畝產700千克以上高產地塊以寬窄行為宜,80厘米+40厘米(平均行距60厘米)即可。研究證明適當縮小行距增加密度是提高產量的主要措施,行距從100厘米縮小到76厘米,增產5%-10%,密度越大增產越顯著。緊湊型品種要求種植密度每畝500500株時,行距縮小到60~70厘米影響不大,由60厘米縮小到30厘米或擴大到80厘米時,分別減產
三是選用高產優良種子。這是保證合理密植的主要條件,如果種子純度和發芽率低、種子大小不一致,會造成缺苗斷壟,而且出苗速度、發芽勢、生育進程差別大;當密度大1%和19%。時,弱株矮株會造成空,造成穗小粒少粒小而減產。因此,選用二級以上良種,要求種子純度達到98%以上,凈度98%以上,發芽率90%以上,單粒播種的發芽率要達到95%以上,種子含水率小于13%。用5.4%吡?戊種衣劑拌種或包衣種子。
四是選用免耕播種施肥機,精細播種。一般選用農哈哈2BCYF-3精位穴播機為好,也可選用單粒播種機,但必須適當加大播量并與間定苗結合起來,達到計劃密度要求。種肥選用三元復合肥,每用肥量以15千克加1千克硫酸鋅為宜,并與種子相距5厘米以上。
五是適當晚定苗。由于玉米免耕覆溢培,引發新的病蟲害發生,影響出苗率和保苗率,為防止缺苗斷襲、改以往三時、五母定的辦法,實行5葉間苗、6-7葉晚定苗,這樣增加保苗率15%、百粒重增加10%、每畝節省農藥和補種費15~20元。定苗時,按計劃株距確定標尺,在標尺內只求應有的株數,不求株距一致。如計劃株(粒)距20厘米,可按2米的標尺(竹竿)留苗11株即可。也可在缺苗處留雙株(同一行或鄰近行就近留雙株)。
六是高產田多留5%的預備苗。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在高密度的情況下,玉米植株高低、強弱差別很大,弱苗率較高。據調查一般大田弱苗率達10%~15%,影響產量十分顯著。據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調查,小苗在收獲時有31%變成空桿,68.25%的單株產量減少55.2%、千粒重下降25%,每畝減產50千克以上。為提高植株整齊度和產量,田間定苗時多留5%的預備苗,以備多次拔弱株。
近年來,隨著帶有施肥裝置的玉米免耕播種機的推廣和應用,夏玉米種肥的施用越來越普通。施用種肥可以促進玉米幼苗的生長和發育,有利于培育壯苗,為實現夏玉米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但目前生產當中種肥的施用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果種肥施用不當,則很容易引起燒芽或燒苗,給玉米生產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種肥施用不當對玉米種子或幼苗造成的為害表現在多個方面。一是種子直接接觸肥料層,種子因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而不能正常萌發,時間稍長后則種子慢慢腐爛。二是種子太小,雖然能夠正常吸水和萌發,但幼嫩的胚根在下扎時遇到高濃度肥區,種子根被肥料“燒”壞,致使幼芽在出土過程中便枯死。三是種子雖然能夠正常出苗,但由于根系在生長過程中受高濃度肥區的影響,根系局部出現黑褐色壞死斑或根系萎縮,導致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下降,地上部幼苗則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植株矮小、瘦弱,苗色發黃。
造成種肥燒芽或燒苗的原因主要在于種肥施用不當。
一是種肥施用量過大,部分農民在播種時大量施用種肥,有的甚至將所有肥料在播種的同時一次性施入,種肥施用量多達改每畝40千克甚至50千克,造成種子或出苗過程中根系與化肥接觸而引起燒種或燒苗。
二是種肥與種子混播,種肥施用量雖然不太大,但由于種子與肥料混播在一起,導致種子與肥料直接接觸而引起燒種或燒苗。三是在趁墑播種時施用大量種肥。由于趁墑播種時土壤墑情較好,大量種肥施入土壤以后,肥料會迅速吸濕,在土壤當中形成一個散布的高濃度的肥膜,加劇了種肥對種子或幼苗造成的傷害。與播種以后澆“蒙頭水”的做法相比,趁墑播種情況下種肥更容易引起燒苗。
因此,避免夏玉米種肥異位同播出現肥料“燒苗”問題,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顆粒狀肥料做種肥:種肥要選用含氮、磷、鉀三元素的復合肥,最好是緩控釋肥,可以減少燒種和燒苗
(2)種肥一定要與種子分開施用,而且要深施:種肥行與種子行橫向間隔不應少于5厘米,最好是能施在種子行的側下方。
(3)肥料用量要適宜:如果玉米播種后不能及時澆水,種肥播量一般不超過25千克/畝,在出苗后5-7片葉時,再穴施20-30千克/畝。如果能及時澆水,而且保證種肥間隔5厘米以上時,播量可以達到30-40千克/畝。
(4)播后1~3天澆蒙頭水,減少燒種、燒苗。
轉載請注明:微農資網 » 夏玉米如何做到合理密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