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規定:假種子是指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此種品種種子冒充他品種種子的;種子種類、品種、產地與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的。劣種子是指種子質量(純度、凈度、發芽率、含水量等)低于國家規定的種用標準的;質量低于標簽標注指標的;因變質不能作種子使用的;雜草種子的比率超過規定的;帶有國家規定檢疫對象的有害生物的。假劣種子的識別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一是要學會看標簽。種子標簽必須注明作物種類、品種名稱、種子類別、生產許可證編號、經營許可證編號、檢疫證編號、品種審定編號、種子質量指標、生產地點、生產年月、凈含量、生產商名稱、生產商地址及聯系方式等信息。同時要向種子使用者提供種子簡要性狀、栽培技術措施、使用條件的說明。如標簽標注不規范或標注信息間存在問題,選種時都要慎重。
二是要明白各種作物種子質量標準。根據《糧食作物種子》國家標準:玉米雜交種子質量標準為,純度不低于96%、凈度不低于99%、發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6%(長城以北和高寒地區);水稻常規種大田用種子質量標準為,純度不低于99%、凈度不低于98%、發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6%(長城以北和高寒地區);谷子常規種大田用種子質量標準為,純度不低于98%、凈度不低于98%、發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3%;大豆常規種大田用種子質量標準為,純度不低于98%、凈度不低于99%、發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3%;若種子質量未達到以上標準或種子標簽標注指標的都是劣質種子。獲取更多農業資訊,植保技術,農資營銷故事請百度微農資。微農資http://www.hiusstudiohelsinki.com,微農資微信號weinongziwang
三是直觀鑒別。對于已經包衣的農作物種子,應從觀察種子的大小、粒型等整齊、均勻程度,其它植物種子、雜質(土粒、砂粒、種皮、小于種子1/2的破損種子)數量,了解種子真實的純度和凈度指標。對于未經包衣的農作物種子,在觀察種子的整齊均勻程度和其它植物種子、雜質數量,了解種子真實純度、凈度指標基礎上,還可結合種子飽滿程度、種皮顏色是否鮮亮、是否有病斑和種胚是否飽滿充實等性狀,了解種子的活力;通過用牙咬種子聽破碎聲,看斷面茬口是否光滑,將手伸入種袋直接感覺種子干濕度,用手搓捻種子是否發出清脆而刷刷聲音等方法,了解種子水分含量。對于一些籽粒很小的中藥材種子,還可通過看白紙上用硬物擠壓種子后是否留有油漬,觀察種子新陳狀態,了解種子活力。
轉載請注明:微農資網 » 如何識別假劣農作物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