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唑醚·啶酰菌懸浮劑,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吡唑醚菌酯12.8%,啶酰菌胺25.2%
性能特點:
吡唑醚菌酯與啶酰菌胺的復配制劑,具有內吸性,同時具有保護 和治療作用。 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活性成分,廣泛應用于多 種作物病害的防治,其作用速度快,施藥幾分鐘即可穿透到葉片中,有 效成分在葉肉組織內擴散,并在葉片上形成沉降藥膜,與蠟質層緊密粘 連,能有效控制葉片中的病原孢子,兼具預防作用,持效期長;同時, 吡唑醚菌酯還具有植物健康作用,能改善作物生理機能,增強作物的抗 逆性,提高作物商品價值。 啶酰菌胺是新型煙酰胺類殺菌劑,殺菌譜較廣,幾乎對所有類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作用機理是抑制病原菌體的呼吸作用。
使用方法:
防治草莓bai粉病用藥量(制劑量/畝)30-40毫升/畝,施用方式噴霧。
技術要求:
須按照標簽推薦劑量的使用,發病前預防處理或發病初期用低劑量,病害流行時需高劑量。草莓: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藥,連續用藥3次,間隔7天。 安全間隔期及施藥次數:安全間隔期為3天,每季最多施藥3次。
草莓bai粉病
主要危害葉、葉柄、花、花梗和果實,匍匐莖上很少發生。葉片染病,發病初期在葉片背面長出薄薄的白色菌絲層,隨著病情的加重,葉片向上卷曲呈湯匙狀,并產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擴大并葉片背面產生一層薄霜似的白色粉狀物(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發生嚴重時多個病斑連接成片,可布滿整張葉片;后期呈紅褐色病斑,葉緣萎縮、焦枯?;ɡ?、花染病,花瓣呈粉紅色,花蕾不能開放。果實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層白,隨著病情加重,果實失去光澤并硬化,著色變差,嚴重影響漿果質量,并失去商品價值。
農業防治措施:
1、選擇抗病品種;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鉀肥,合理密植;合理進行水肥管理;施用腐熟有機肥、復合肥要適量,尤其氮肥不能施用過多,防止燒苗及旺長;適時澆水,滿足苗期對水分的需求;利用風口調節棚室內溫、濕度;及時摘除老葉、病葉,清潔田園,增加溫室草莓的通風透光性。
2、溫度濕度過大時應加大放風量;及時摘除老葉、病殘葉、病梗、病果,集中帶到室外深埋或燒掉,消滅菌源;
3、冬季清園,燒毀其病葉、殘株。
4、在生長季節要及時摘除地面上的老葉及病葉、病果,并集中深埋,切忌隨地亂丟。要注意其園地的通風條件,雨后要及時排水。在肥料的施用上要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切忌偏施氮肥。
轉載請注明:微農資網 » 唑醚啶酰菌懸浮劑治哪些病害?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