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間管理,蹲苗、田間培土、緩控釋肥

農技問答 微語農言 1466℃ 0評論

為什么必須重視玉米苗期病蟲草害防治?為什么要提高玉米整齊度?直播玉米怎樣進行間苗定苗?緩控釋肥在玉米上什么時期施用效果好?玉米蹲苗有哪些好處?應掌握什么原則?玉米中耕培土有什么好處?

玉米苗期常見害蟲有灰飛虱、蚜蟲、薊馬、二代黏蟲等,灰飛虱、蚜蟲還是玉米病毒病的傳毒媒介。田間雜草主要有馬唐、牛筋、狗尾、黎、苘麻、打碗花、馬齒莧等,它們除與作物爭肥水外,還可作為毒源傳播病毒,應及時進行化除。夏玉米播種期和苗期病蟲害發生種類多、為害重,若防治不力,極易造成缺苗斷壟,導致減產。因此,在玉米的整個生長期中,搞好播種期至苗期病蟲草害綜合防治至關重要。

為什么要提高玉米整齊度?直播玉米怎樣進行間苗定苗?

整齊度是指田間玉米植株的均勻一致性程度。玉米植株間差異較大,生產上很容易出現大小苗現象。玉米植株整齊度表現在多個方面,如植株高度是否整齊、生長發育進程是否一致、秸粗細是否相同、果穗大小是否均勻等。玉米植株整齊度與產量密切相關,整齊度越好,產量也越高。此外,植株整齊度好的田塊,田間管理也比較方便。實現玉米高產要在合理密植前提下,提高田間玉米植株的整齊度。提高玉米植株整齊度,要以提高種子質量和播種質量,提高幼苗整齊度為基礎,通過.適當增加播種量和適時間苗定苗,力爭大田玉米整齊度一致。因為玉米在生長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在高密度的情況下,玉米植株高低、強弱差別很大,弱苗率較高。據調査一般大田弱苗率達10%~15%,影響產量十分顯著。據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調查,小苗在收獲時有31%變成空稈,68.25%的單株產量減少55.2%、千粒重下降25%,每畝減產50千克以上。

為提高植株整齊度和產量,防止缺苗斷壟,改以往3葉間、5葉定的辦法,實行5葉間苗、6~7葉晚定苗,田間定苗時多留5%的預備苗,以備多次拔弱株。這樣增加保苗率15%、干粒重增加10%、每畝節省農藥和補種費15-20元。定苗時,按計劃株距確定標尺,在標尺內只求應有的株數,不求株距一致。如計劃株(粒)距20厘米,可按2米的標尺(竹竿)留苗11株即可。也可在缺苗處留雙株(同一行或鄰近行就近留雙株)。

玉米

緩控釋肥在玉米上什么時期施用效果好?

緩控釋肥是當今世界研究的熱點,國內各地對緩控釋肥料試驗結果證明,控釋肥比同養分常規肥料增產8%~12%。近兩年河南省農技總站與有關市、縣站協作,在夏玉米生產中,對不同的三元復合緩控釋肥料及其使用方法進行了試驗。三元復合緩控釋肥料施肥方法與對照同養分常規施肥(種肥和二次追肥)方法進行的試驗結果,控釋肥作底施(種肥,畝施50千克同機播種肥異位施)加肥(常規肥)比對照每畝增產28.35千克,增產3.97%,每畝純收入增加35.04元,增效3.88%,產投比為2.76(對照為2.72);控釋肥一次性底施(種肥同上)比對照減產32.07千克,降幅4.49%,純收入畝增加18.04元,增幅2%,產投比最高為3.32。結果說明,緩施肥施加畝肥增產效果明顯,一次性底施產投比雖高,經濟效益有所提高,但產量也有所下降,這是因為一次性作種肥施肥量所限,其養分量僅為對照的一半,因此,必須增加追肥量補足產量所需養分,才能達到增產增的目的。緩控施復合肥足量一次性施入可在玉米苗期施入最好。

玉米蹲苗有哪些好處?應掌握什么原則?

玉米苗期蹲苗,是根據玉米的生育規律,用人為的方法來控上促下,解決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長矛盾的一項有效技術措施。通過控制灌水,多次中耕、扒土、曬根等方法,促使玉米根系向縱深發展,使植株基部節間墩實粗壯,增強后期抗旱和抗倒狀的能力,為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玉米在出苗到拔節期間,幼苗植株比較小,葉面積小,蒸騰有限,耗水量僅占總需水量的11.5%~15.6%。這一時期如果遇到多雨天氣,上層水分過多,地上部幼苗生長迅速,而地下部的根系又多扎在淺層土壤內,致使莖桿高而不壯,頭重腳輕,遇風雨后即易倒伏。

玉米中耕培土有什么好處?

在底墑充足的情況下,根據玉米的特性,苗期采用人為的蹲苗方法控上促下,是非常有效的控旺長防倒伏的措施。實踐表明,實行玉米蹲苗,一般可使玉米增產7%-12%。蹲苗方法是:在玉米出苗到拔節期間,通過深中耕、勤中耕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能,消除板結,散去表墑,保住底墑,促使根系下扎,幼苗健壯。玉米蹲苗,要注意根據土壤墑情、肥力、苗情和氣候等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做到:“蹲濕不蹲干,蹲肥不蹲瘦:蹲強不蹲弱,蹲黑不蹲黃”。就是說,土壤墑情好、肥水充足、苗生長勢強、苗色黑綠的地塊宜進行蹲苗。反之,土壤墑情不好、苗生長勢弱、苗色枯黃的地塊,則不宜進行蹲苗。麥壟套種的玉米因苗黃苗瘦,不可蹲苗,而應在麥收后立即追肥澆水,進行中耕。

玉米中耕培土的作用是疏松土壤,消滅雜草,蓄水保墑、改善土壤通氣和水分養分供應狀況、有利于氣生根的生長和伸展,防止倒伏。中耕培土作業次數不宜過多,一般情況下1-2次即可,如中耕后遇雨,可增加一次,中耕的深度以2-3厘米為宜,過深容易傷根。培士一般在拔節后到抽穗前進行。培土高度不能太高,一般以10厘米最佳。培土適宜在土壤黏重、降雨量較多、土壤潮濕的情況下進行。這樣可提高地溫,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促進土壤水分蒸發的作用。但在旱薄地、沙性土壤,降雨少、溫度高的地區,不宜進行培土。因為培土會增加土壤表面積,加大蒸發量,對玉米的生長反而不利。

轉載請注明:微語農言 » 玉米田間管理,蹲苗、田間培土、緩控釋肥

了解更多農資產品應用技巧,歡迎添加農業技術指導員交流,微信號:weinongziwang
免責聲明:文中使用技術僅供閱讀,應用可能存在風險,請自行結合實際情況酌情考慮。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不知原作者未能署名請見諒,如有異議請聯系處理。微語農言,關注農資那些事兒!http://www.hiusstudiohelsinki.com
喜歡 (2)or分享 (0)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_chinesevideos中国精品_仙踪林视频欢迎您果冻传媒_樱花草在线社区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