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銅·霜脲氰,有效成分:王銅+霜脲氰。主要含量與劑型:40%可濕性粉劑(30%王銅+10%霜脲氰)。
產品特點:
王銅·霜脲氰是由王銅與霜脲氰按一定比例混配的一種低毒復合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雙重活性,專用于防治低等真菌性病害。兩種殺菌成分,優勢互補,可延緩病菌產生抗藥性,使用方便。
王銅是一種無機銅類廣譜保護性低毒殺菌成分,黏著性好、耐雨水沖刷,噴施后逐漸釋放出銅離子而起殺菌防病作用、連續使用不易誘使病菌生抗藥性。其殺菌機理是銅離子與病菌體內的多種活性基團結合,使蛋白質變性,進而阻礙和抑制病菌的代謝,最終導致病菌死亡。
霜脲氰是一種酰胺脲類低毒內吸治療性殺菌成分,專用于防治低等真菌性病害,具有接觸和局部很強地內吸作用,既可阻止病菌孢子萌發,又對已侵染的病菌具有很好的殺滅效果。但該成分持效期短,且易誘使病菌產生抗藥性,所以多與其他藥劑混配使用。
適用作物及防治對象:
王銅·霜脲氰適用于對銅離子不敏感的多種作物,對低等真菌性病害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生產中主要用于防治:黃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辣椒的霜霉病、疫病,煙草黑脛病,馬鈴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等。
使用技術:
黃瓜霜霉病從定植緩苗后或病害發生初期開始噴藥,7–10天1次,與不同類型藥劑交替使用,直到生長后期。一般每畝次使用40%可濕性粉劑120–160克,對水45–75千克噴霧,重點噴灑葉片背面。植株較小時適當降低用藥量。
番茄晚疫病從病害發生初期開始均勻噴藥,7–10天1次,連噴3–5次。藥劑使用量同“黃瓜霜霉病”。
辣椒霜霉病、疫病從病害發生初期開始噴藥,7–10天1次,連噴3–5次。防治霜霉病時重點噴灑葉片背面,防治疫病時重點噴灑植株中下部。藥劑使用量同“黃瓜霜霉病”。
煙草黑脛病從病害發生初期或田間初見病株時立即開始噴藥,7–10天1次,連噴2–3次。一般使用40%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重點噴灑植株中下部的莖部及莖基部周圍土壤。
馬鈴薯晚疫病從田間初見病斑時或株高25–30厘米時開始噴藥,7–10天1次,連噴5–7次。一般每畝次使用40%可濕性粉劑120–160克,對水60–75千克均勻噴霧。
葡萄霜霉病首先在開花前、后各噴藥1次,預防幼果穗受害;然后從葉片上初見病斑時再次開始噴藥,10天左右1次,與不同類型藥劑交替使用,直到生長后期。一般使用40%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中后期用藥重點噴灑葉片背面。
注意事項:
不能與堿性藥劑及含有其他金屬離子的藥劑混用。許多作物或品種對含銅藥劑敏感,具體應用時應先進行小范圍試驗,確認安全后再大面積推廣使用。連續噴藥時,注意與不同類型藥劑交替使用。
轉載請注明:微農資網 » 王銅霜脲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