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咪鮮胺,有效成分:戊唑醇+咪鮮胺。 主要含量與劑型:400克/升水乳劑(133克/升戊唑醇+267克/升咪鮮胺),40%懸浮劑,42%可濕性粉劑,45%水乳劑,50%微乳劑等等。
產品特點:
戊唑·咪鮮胺是由戊唑醇與咪鮮胺按一定比例混配的一種廣譜低毒復合殺菌劑,具有預防保護和內吸治療雙重活性,使用較安全。戊唑醇是一種三唑類廣譜內吸治療性低毒殺菌成分,內吸傳導性好,殺菌活性高,持效期較長,并可促進植物健壯生長、葉色濃綠、提高產量等,但連續使用易誘使病菌產生抗藥性。其殺菌機理是通過抑制病菌細胞膜上麥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病菌無法形成細胞膜,而導致病菌死亡。
咪鮮胺是一種咪唑類廣譜低毒殺菌成分,具有保護和鏟除作用,無內吸作用,但有一定的滲透傳導性能,對多種高等真菌性病害均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特別對炭疽病防治效果突出。其殺菌機理主要是通過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導致病菌死亡。
適用作物及防治對象:
戊唑·咪鮮胺適用于多種作物,對許多種高等真菌性病害均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生產中主要用于防治:香蕉黑星病,小麥赤霉病,水稻的稻瘟病、稻曲病,西瓜炭疽病,煙草赤星病,洋蔥紫斑病等。
使用技術:
香蕉黑星病,從病害發生初期開始噴藥,半月左右1次,連噴3–5次 ,一般使用400克/升水乳劑1000–1500倍液均勻噴霧。
小麥赤霉病,在小麥揚花后至漲漿期遇陰雨天時立即噴藥、7–10天1次,連噴1–2次。一般每畝次使用400克/升水乳劑20–25毫升,對水35–?45千克均勻噴霧。
水稻稻瘟病、稻曲病?防治苗瘟、葉瘟時,在山間出現發病中心后立即噴藥,7–10天1次,連噴1–2次。然后從破口前5天左右開始噴藥,至齊穗初期,7–10天1次,連噴2–3次。一般每市次使400克/升水乳劑40–60 ?毫升,對水30–45千克均勻噴霧。
西瓜炭疽病,坐住瓜后開始使用本劑,從病害發生初期開始噴藥,10天左右1次,連噴3–4次。一般使用400克/升水乳劑1200–1500倍液均勻噴霧。
煙草赤星病,從病害發生初期開始噴藥,10天左右1次,連噴2–4次。一般使用400克/升水乳劑1200–1500倍液均勻噴霧。
洋蔥紫斑病,從病害發生初期開始噴藥,10天左右1次,連噴2次左右。一般使用400克/升水乳劑1000–1200倍液均勻噴霧。
注意事項:
不能與堿性藥劑混用。連續用藥時,注意與不同類型藥劑交替使用。本劑對魚類有毒,剩余藥液及洗滌藥械的廢液嚴禁污染河流、湖 ?泊、池塘等水城。
轉載請注明:微農資網 » 戊唑醇咪鮮胺的作用與功效